2012年土木工程院士知名专家系列讲座暨第三届全国研究生本科生暑期学校系列报道(六)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12-07-07



    
    7月6号是暑期学校的第六天,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吕志涛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土木工程系张简副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吕院士的报告从8:30开始,主题是“未来工程技术专家应具有的素质”。吕志涛院士指出,勤奋是成为一名专家学者的最基本要求,如果不热爱所从事专业并为之倾力付出,是不可能结出硕果的。同时还要对认定的目标持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努力,才能取得学术上的成就,进而有所贡献,获得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知名度。吕院士认为做人也如同做学问,且更重要于做学问,要时时牢记做个好人。他认为能够在重大社会民生工程中的得到锻炼是难能可贵的,希望学员们能够抓住在校学习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各种机遇进行自我提升。吕老师还鼓励学员们要立足当前、设想未来,注重积少成多的过程,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但是也要有只争朝夕的迫切感。只要有这种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与精神,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在后续20分钟的提问环节中,在场学员十分踊跃,表达了对吕院士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人格魅力的敬仰,纷纷祝愿吕院士身体健康。报告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请吕院士签名并合影留念。

    下午14:00-15:30,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土木工程系的Prof. Zhang Jian为学员们带来题为“基于性能的结构响应评估与结构保护”(Performance-Based Response Assessment and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的报告。
Prof. Zhang在进行基于性能的桥梁结构抗震分析中,综合考虑了土-基础-结构的相互作用、混凝土柱轴向-剪切-弯曲的相互作用以及地震作用下桥的脆性性能,详细阐述了桥梁隔震减振的优化设计及其意义与实践效果,并对本领域国际研究的最前沿技术及方法进行了综述性介绍。
    Prof. Zhang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震工程、结构动力学等,研究的重点是关于地震激励下结构系统的建模、分析及保护。通过试验研究和模型模拟来了解桥梁和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并结合结构测量来开发地震响应模型和有效的结构分析程序,旨在用新型设备、系统和技术来改善结构性能以及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积极踊跃的展开讨论,对Prof. Zhang在本次讲座中提到的假设、方法和应用领域及效果进行了细致的交流,获益匪浅。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