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
上午好!
为了展示我国地铁建设40年的成就和轨道交通建设技术的发展成果,经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上海鸿与智实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江苏省轨道交通产业协会、北京铁道学会和上海市铁道学会协办的中国地铁建设40周年成果展示暨2009年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于今天开幕,来自中国、俄罗斯、荷兰、韩国等国家的110多家企业参展,我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表示祝贺,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从196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建成通车到现在已经40年了。40年来,我国的地铁从无到有,轨道交通建设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至2009年6月上旬,全国10个城市的30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达到813.7 km;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重庆、武汉、成都、西安、苏州、哈尔滨、沈阳、长春、长沙、无锡、宁波、郑州等19个城市2015年前后共规划建设69条线路,长度2033.92公里,总投资超过7700亿元,目前已有50条、约1154公里线路开工在建。2009年,仅北京市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就有13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缓解城市交通状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发展城市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由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科研、设计部分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使我国轨道交通的设计、建造水平不断提高,车辆设备国产化水平逐步提升。
首先,轨道交通建设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建设者在实践中创造了正台阶法、CRD法、中洞法、柱洞法、桩柱法等施工方法。近年来,又出现了SMW工法、地下导洞—隔离桩墙技术、重叠隧道施工技术、小间距多孔隧道群暗挖技术以及大跨度隧道群地下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等等。特别是盾构机从引进到逐步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地铁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出现了新的飞跃。目前我国已经可以在上海、沈阳、洛阳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隧道建设的关键设备——盾构机。除此之外,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的轨道交通CBTC技术、中低速磁悬浮技术、100%低地板机车技术等高新轨道交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将应用于2015年前建成的北京大台线(S1线)。
轨道交通工程国产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全自动无人驾驶车、数字电子乘客导向系统等高新技术,将在北京市的新建轨道交通中实现国产化,北京市正在建设中的9条线路将成为17项国产化新技术的示范线。在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企业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系统、环境控制、自动售检票系统、信息服务等机电设备领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业升级换代明显加快,很多设备实现了国产化,车辆制造及零配件已经走向了国际市场。
在轨道交通发展的同时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设计研究团队,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为保证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当然,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轨道交通建设领域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运营在内的技术与产品标准规范体系;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轨道交通建设创新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风险管理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工程事故还时有发生等。因此,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大规模开展的同时,要保证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关技术与产品规范标准的制订,完善建设标准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标准的制订,要尽快制定包括设计规范、产品标准、安全控制、安全评价等方面在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标准体系。
二是完善轨道交通建设相关法制建设,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规范化发展。
三是提高轨道交通建设的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轨道交通建设健康发展。对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规划、勘查、线路优化、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等全过程要加强管理,促进轨道交通建设的合理、有序、健康发展。要在学习、引进、消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一整套先进的轨道交通建设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的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国产化。
四是下大力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的风险管理。要借鉴过去的规划、设计、施工经验,吸取近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事故教训,在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要积极推行地铁建设的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并提高工程质量和水平。
本次展会展示了我国轨道交通建设40年来的辉煌成就,对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行业的进一步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祝展会圆满成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