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探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新运行模式,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已由过去的指挥性监管转变为服务性监管,不论是加强质量监督机构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还是提高工程质量监督从业人员素质和行政服务效率,都离不开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其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成首选,实施数字化质量监督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 一、泰安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现场监督人员负责的工地点多面广,在监督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只能采用现场手工填写隐患通知书或整改通知书的形式,对监理、施工单位及相关从业人员也只能采取抽查和调阅现场存档纸质资料表格的形式进行控制。而这种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建筑业发展,在监督工作质量、效能、科学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管理漏洞和死角。 二、泰安市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构建 构建泰安市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使全市各县(市)、区质监站共享管理平台中的公用信息,既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又可以节省资金。在共享平台的基础上,组建数字化信息中心数据库,加载质量监督控制信息扩展模块,可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建设、监理、施工、材料供应商、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技术业绩信息的统一管理,构建完整的质量数字信息管理系统。 三、泰安市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质是利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和信息传输设备对管理对象的信息进行采集、归纳、整理、分析、处理,形成管理性信息,避免了现实过程中书面资料传递和保管过程中的障碍和盲点,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将管理过程映射在数字平台上,可更准确直观地再现管理过程的每个细节,可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 在建立质量监督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的同时,还应推进电子文件签证系统和质量监督检测网站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数字化管理系统。一是对见证员、取样员、资料员、监理等从业人员在管理系统中的功用进行完善。对所有已取得相关从业资格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针对不同从业岗位在系统中分配相匹配的使用权限,使他们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充分利用现有的从业人员指纹信息库,从取样送检人员的身份识别到监理人员工地现场到位率的检查等相关环节对人员指纹信息进行应用。二是建立建设、监理、施工网上申报及管理系统。工程基本信息必须由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提交,并且相关信息应与工程中标通知书的信息相符合;建立监理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子平台和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子平台。三是建立完善监督检测数据互通平台。要建立检测试验数据结果的网上查询功能,对已授权用户,可依据授权范围对所涉及工程项目的检测试验数据结果进行即时查询;在质量监督管理系统中分工程对指定项目进行检测,对试验数据结果进行自动统计汇总,并实现即时查询;工程项目分配至责任监督人员后,实现检测数据与监督档案号的关联。四是质量监督检测信息网站要进一步加大泰安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宣传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新举措,推介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工程参建各方共同参与、理解、支持质量监督工作的平台,共同促进泰安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把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各相关职能、操作部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加强对各参建方质量行为的监管力度,严格对从业人员的质量行为进行管理,大力提升工程质量管理的功效,促进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中国建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