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成为新建筑时代脊梁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09-10-31

近几年,钢结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祖国大地。如深圳高325米的地王大厦、上海浦东421米的金茂大厦、北京的京广中心等大型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已开始进行钢结构住宅试点。业内人士预测21世纪是钢结构建筑的世纪,钢结构将成为新建筑时代的脊梁。 

    钢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 

    人类自17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19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钢结构发展的历史要比钢筋混凝土的历史悠久。在美国,低层建筑如两层楼以下的非居住型建筑有70%以上是钢结构建筑。在全世界至今已完成的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占有很大比重。由此可见,钢结构的发展必将促使建筑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农业、石油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1998年钢产量5900万吨,建筑结构用钢量占13%,而钢结构住宅在建筑结构用钢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香港更是高楼大厦到处林立。从台湾集集大地震,可以明显看出钢结构建筑优于钢筋混凝土建筑;从地震破坏情况看,一般的多层住宅基本全部夷为平地,而钢结构住宅没有一栋倒塌的,因此台湾当局要求多层房屋建筑一律要用钢结构。 

    钢结构自重比较轻,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要轻30%~50%;另外钢结构断面小,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增加建筑有效面积8%左右。我国20世纪初建造的松花江钢桁桥、黄河大桥、上海国际饭店等就采用了钢结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用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如京城大厦、国贸中心、长富宫饭店、香格里拉饭店、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均采用了钢结构。 

    钢结构建筑发展的政策、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原建设部、国家冶金工业局联合组织建筑用钢技术协调组制定《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工业化程度高、外形美观等一系列优点。因此钢结构是节能型建筑。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它是环保型和可再次利用的、易于产业化的结构,发达国家在房屋建筑中广泛采用钢结构。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不断提高,对新建建筑不断提出新要求,如,绿色、节能等。因此,钢结构应用于住宅建筑主体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正在加速发展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进程,发展以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为基本方向的现代化住宅产业体制。原建设部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研制和开发多层轻钢结构的住宅建筑体系的结构选型,新型围护结构与隔断体系以及钢结构构件及配件,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技术,编制相应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和规程。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和应用会有新的飞跃。 

    钢结构住宅将成本世纪新亮点 

    钢材品种的增加为钢结构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我国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装配水平的提高,到2020年前后我国将有望成为世界钢铁强国。过去长期不能生产的H型钢,现已在马钢、莱钢和鞍山第一轧钢厂生产了。H型钢的最大截面已达700毫米,年产能力可达140万吨,轻钢结构使用的彩色钢板目前年生产能力已达70~90万吨,冷弯型钢年生产能力约120万吨,为钢结构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目标,是争取达到每年建筑钢结构用钢材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3%。2015年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目标,是争取每年全国建筑钢结构的用钢量达到钢材总量的6%。各种反面衬垫方法的双面成型单丝和多丝埋弧焊、龙门架工字梁双侧双丝快速焊接生产线、各种数控火焰机和激光切割机,为钢结构高效制作和生产高质量产品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以每年竣工面积4.4亿平方米、总产值6000亿元(约占GDP9%)的建设速度迅猛发展,住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目前住宅建设中存在工业化水平低,部品化率低以及住宅用材档次低、寿命低等问题,已被列入新世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建筑行业要求全行业研究钢结构在各类建筑中应用的新体系,扩大其应用范围,发展多层钢结构建筑。随着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钢结构建筑已逐渐形成一套体系。钢结构建筑可以节约施工时间,施工不受季节影响;可增大住宅空间使用面积;减少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建筑材料可重复利用;抗震性能好。当全国钢产量达到1.7亿吨时,严重供过于求的状况迫使钢铁企业另辟蹊径,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同时为建筑业和钢铁业找到了新的出路,因此,钢厂和建材企业走在了钢结构住宅的前列。 

    在国外,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师非常重视研究钢结构的耐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欧洲专家提出,钢结构具备绿色建筑的条件,是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建筑。 

    综上所述,钢结构的建筑无疑将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同时也为住宅产业化的尽早全面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建设报>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