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市政建设是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它主要指在城市运行、管理中,充分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运行状况等信息采集、整合和充分利用,实现动态监控和辅助决策服务等管理。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以来,我国数字市政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这其中,GIS功不可没,可谓神来之笔。
方裕,现任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遥感中心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GIS研究著名学者,是我国GIS软件与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十余年来,方先生担任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中与GIS有关课题的专家组长、“十五”863计划GIS技术总体组长。1996年~2008年连续十三次主持国家遥感中心主办的全国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年度测评工作。本文系方裕先生论述数字市政实录。
“总体规划尤为重要,否则信息化工作将会形成事倍功半的局面,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数字市政顾名思义就是引入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城市市政建设与管理。就一个城市而言,应该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加强集成”的原则。这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已有(尚未实现信息管理)的市政设施与系统的信息化工作,二是新建系统与信息化同步建设的问题,所以总体规划尤为重要,否则信息化工作将会形成事倍功半的局面,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每个城市都必须尽快做出市政信息化的总体规划,确定目标,包括上述两个部分。对于原有系统的信息化改造问题,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改造方案,既要高标准,更要实事求是、保护已有投资,在接口上多下功夫。在技术上,一定要强调采用成熟技术。
GIS是数字市政的关键技术之一,所有的市政管理系统没有GIS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但是GIS必须与数字市政的具体问题相结合,是配角。在数字市政中不运用GIS技术就像做菜不放盐,这就是GIS在数字市政中作用的最好总结。
GIS是数字市政的基础。GIS的发展历史到现在为止已有40多年,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加拿大的一位测量学家最早提出把地图变成数字形式的地图,以便于计算机分析与处理。这个想法即是GIS的雏形。但当时还不叫GIS,仅仅是提出要利用计算机来反映地理信息,并且也是最早开始应用到城市管理等实际用途中去的。
“我国GIS的起步稍晚,但发展势头迅猛。”
我国GIS的起步稍晚,但发展势头迅猛,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GIS,是由中科院陈述彭院士和武汉测绘大学的王之卓校长在中国首先提出了GIS的问题。GIS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是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实验阶段,主要研究数据规范、空间数据库、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开发等。20世纪90年代是全面发展阶段,国家测绘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设数字化测绘信息产业。各种形式的专业GIS应用系统陆续建立和投入运行,全国大、中、小城市普遍建立城市GIS和MIS。这标志着我国GIS已开始成为我国信息产业中的支柱之一。真正进入第三个阶段的标志是民间开发了一些软件产品并开始推广应用。“九五”开始,GIS在我国真正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在“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的投入也增多,地方政府和各部门GIS应用更广泛,应该说GIS软件企业可能要超过数以千计,整体的产值在30亿元到50亿元,发展非常迅速。今年已经出现两个超过亿元的GIS软件企业。
“十五”期间的863计划在GIS方面列了不少课题,其中最重要的课题是推进大型的国产软件GIS平台软件,因为我们“九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中小型的GIS基础软件。目前我国自己的大型平台软件已经建起来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也就是说,经过“十五”的努力,我们已经完全可以与国外顶尖的GIS厂商分庭抗礼了,并且已经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是在技术上继续往前进,所以这期间863列了一个重点项目,即网格GIS。实现空间数据的分布式计算,这个项目还有三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完成,争取在这个上面有所突破。
“政府得要发挥他们(市政企业)的积极性,但是也要标准和规划,在标准和规划的执行上面,政府责无旁贷。”
现在数字市政建设中各部门的情形属于群雄并起的局面,基于此,作为部门,一定要加强标准化,否则,“各庄有各庄的高招”,所有的部门的工作都连不起来,形成“信息孤岛”,这就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同一个类型的系统里面,应该实现信息共享。这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可政府部门对具体工程未必都可以监管到位,要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因为市政的组成部分有好多是企业。在这方面,政府得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但是也要标准和规划,在标准和规划的执行上面,政府责无旁贷,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各个地方类似系统的建设都有章可循,然后才可以使建成的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这点其实在数字城管中做得就比较好,所以我觉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目前做得很好,这些都是他们创出来的宝贵经验,不过还应该再推广。这时最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实施标准化。
我没有和国外的政府打过交道,但是可以说说自己的认识。在这点上我认为他们做得比较好的一方面是他们强调集成,我去看过美国的一些城市管理工作,它是把各种跟城市有关的系统集成在一起,集成工作这点他们做得比较好。
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加强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管理,也是能够做到的,如果事先没有统一考虑和这样的规范,有关系统自然就集成不起来。这个问题上,政府要有超前意识。
“我相信在数字市政方面,GIS的应用会在今后得到很大的提高。”
市政工作要做好,没有GIS不行,可是反过来说,GIS为市政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同时,它自身也会获得提高。因为扩展到一个行业应用自然有这个行业的一些特殊需求,这样反过来会影响和要求GIS软件的发展,因为这些行业中的需求也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别的行业也可以用,所以这是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我相信在数字市政方面,GIS的应用会在今后得到很大的提高。主要两个条件,一个是从国家来说,我们现在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了。第二,从数字市政本身来说,经费充足,如果是自身经济较困难的行业,也是难以做好的。现在来说,用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粮草也有,技术也有,政策也支持,只要努力,那么我们一定会打一场胜仗,GIS在数字市政中的应用定会前途无量!<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