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北京的城市道路只有200多公里,明、清两代留下的民居破旧不堪。60年后,立体交通纵横,高楼大厦林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首都建设者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从“十大建筑”到奥运工程建设组群,从破旧简陋的城市基础设施到完善发达的城市运营体系,从国家统包统分住房到住房货币化分配,再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断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新进步、新成就。北京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北京,百废待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兴建的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十大建筑”拉开了北京市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序幕。此后,国际展览中心、北京图书馆、亚运工程、北京西站等一大批大型公共建筑的相继建成,较好地满足了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拥有31个比赛场馆、45个训练场馆、6个重要配套设施及众多市政配套工程的奥运建筑组群的建成,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也带动北京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0年以后,北京市共建成各类房屋2.9亿平方米,基本占到全市房屋总建筑面积的一半,与建国后至上世纪末建成房屋面积的总和基本持平。2008年北京市房屋建设竣工量已达到4814万平方米,分别比解放初期的200多万平方米、改革开放初期的400多万平方米增长近24倍和12倍。目前,“鸟巢”、“水立方”已成为北京新地标,国家大剧院、T3航站楼等一大批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的新建筑,展现了北京市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增强了北京多样化的城市魅力。
在北京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方面及时调整该市的规划布局,推进由“同心圆”环线扩张向“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格局转型,使北京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程度全面提升。同时,北京市有效地解决了古都风貌保护和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风貌保护、解决群众住房困难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北京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己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1998年以来,北京共安排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约700项,累计完成投资5623.7亿元,解决了城市交通、民生保障、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等诸多瓶颈难题,城市功能和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为解决交通拥堵这个世界特大城市普遍遇到的难题,北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构建城市立体交通网络。4号线投入运营后,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30公里。在城市路网建设方面,高速公路已通达每个区县,一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一大批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工程相继竣工,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北京南站及西直门等交通枢纽相继投入运营。北京公共交通正在由线发展成网,由平面布局发展成立体构架,为方便群众出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累计造林营林约6000余万亩,推进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等多项大气治理工程,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蓝天”指数显著提升。南水北调北京段等工程的竣工、高碑店等重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使全市供水能力显著增强,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升。“0811”电力强网工程、陕气进京工程和草桥供热厂的竣工投产有力保障了首都的电力、天然气和热力供应。
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群众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21年前,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北京市正式启动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已在北京全面建立,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职工总数达到429.2万人,覆盖率达到98.4%。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也日趋成熟,房地产业在该市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保持在6%%左右,并带动了建筑、建材、冶金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北京市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基本形成,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2008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28.7平方米,比房改初期翻了一番多,比解放初期翻了两番。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收入家庭住房解困工作,相继出台了新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管理办法和40多个配套文件,建立了涵盖准入、建设、分配、再上市交易各环节的一整套管理制度。今年8月份又出台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统筹解决中低收入“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和过渡期住房需求。至此,北京市已基本建立起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合理衔接的政策性住房供应体系。
为有效推进政策性住房建设,北京市采取了集中建设与配套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三级审核、两级公示的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机制。近年来,通过租赁补贴或实物配租,已解决了近1.7万户廉租家庭住房困难;通过经济适用房、限价房配售,已解决了5.2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与此同时,北京市还多渠道、多方式解决群众住房困难:使旧城古都风貌保护和危房改造相结合,大力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深入实施“无城镇危房户”工程;结合农村抗震节能住宅新建改建工程,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解危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提速住房保障进程,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市约28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使廉租家庭实现应保尽保,低收入家庭住房基本解困,旧城区和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危险房屋实现解危,农村优抚和社会救助家庭住房困难全部解决。
北京市在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结合房地产市场特点,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本市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培育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大力发展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进一步优化住房供应和消费模式,“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分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北京市正在朝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的目标迈进。
狠抓建筑节能降耗,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努力发展绿色环保型产业
北京市的经济已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使得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承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从1988年开始建筑节能工作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建筑节能降耗作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首先,对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实施全过程监管。在立项、设计、施工许可、开工、竣工和销售等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新建建筑65%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到100%。至2008年底,建成节能建筑面积已占到全部民用建筑的一半以上。建成节能住宅2.6亿平方米,占现有全部住宅的73.4%。
其次,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2008年市区共投入资金13.1亿元,在分别完成城镇住宅、普通公建、大型公建节能改造196万平方米、400万平方米和82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还完成了300余个老旧小区、3000万平方米建筑物的集中供热管网更新改造,涉及供热面积1100万平方米。同时,建立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完成了105栋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分项计量设施安装和能源审计工作。对国家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温度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格单位通报批评,公开曝光,既有建筑节能监管水平全面提升。
再其次,促进绿色建筑示范和推广工作,促使北京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型。北京市在全市所有工地推行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执行率达到100%。有关方面投入2000万元对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积极推动试点工程,着力在部品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标准化安装等方面取得突破,全面提高住宅建设质量和技术水平,推进建筑业生产方式转型。
最后,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将绿色节能理念贯穿在新农村建设全过程。2008年北京市新增使用浅层地能热泵技术进行建筑供热的建筑220万平方米,新增太阳能热水器供热建筑148万平方米,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采暖的建筑达20万平方米,采用生物能源的建筑已达到56万平方米。北京市还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民危房改造、旧房翻建维修之机,大力推进节能抗震农宅改建和新建工程。从2006年起对符合抗震节能条件的农户给予补助。到2008年底,北京市累计建设抗震节能住宅示范项目3775户。
60年奋斗,记载了首都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我们将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总体要求,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不断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而不懈努力。 <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