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学术报告会在南京召开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08-09-18

    2008年9月5-6日,由我会作为主要支持单位,《建筑结构》杂志和东南大学共同组织的“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学术报告会”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爱群主持,东南大学校长易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任庆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朱村夫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了会议。
    此次报告会旨在尽快将灾区现场震害调查资料、情况传达给广大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并特邀包括工程院院士、规范编制组的技术专家、高校的知名教授、知名设计单位的技术领头人等在内的专家,结合此次汶川地震及历史上国内外其他大地震的震害现象,进行深入和详细的剖析,为相关规范修订提供依据,并对今后我国的工程抗震提出建议。

下面摘录我会秘书长在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上午好!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日子,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专家、学者和工程人员不顾余震不断,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深入一线进行现场震害调查,得到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及时总结震害经验、提高工程抗震设计水平,是每一个结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地震死亡人员的告慰。
    地震中工程结构的破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时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认真总结震害经验教训、分析结构破坏机理、研究破坏原因、提出改进设计与施工的方法,这对工程设计人员积累抗震设计经验,提高抗震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今后进行抗震研究、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的重要参考。
    建国以来,我国在工程防震减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的防震减灾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开展抗震技术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有些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本抗震标准规范和实际工程。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害也表明,严格按我国建筑抗震规范设计、施工的建筑,即使在超过原设防烈度较多的地震作用下,没有发生大量倒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大跨空间结构的主体结构破损较轻,而非结构构件发生不同程度的破损。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抗震规范经受住了此次地震的考验。
    党中央国务院对防震减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2008年的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提到了防灾减灾的问题,提出了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要围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灾害防治工作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既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技术,也对人类社会共同防灾减灾作出贡献的重要指示。这也是对抗御地震灾害提出的明确要求。
    5•12汶川地震说明,为实现我国的防震减灾规划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要加强抗震防灾法制建设,完善工程抗震等防灾技术标准体系。我国城乡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建设工程的发展日新月异,城乡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工程系统的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从管理力度来说,目前的部门规章尚不能满足防震减灾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在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工程抗震鉴定与加固、抗震质量责任与监督管理等方面缺少法规条文和管理手段。
    2.加大对村镇建设抗震防灾的管理力度,提高村镇房屋的抗震防灾能力。小城镇建设近年来投资规模增大,建设工程的数量,社会资产总量增长较快,保护农村、城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日益艰巨。而且,广大村镇房屋的设计,特别是农村房屋的建设,其抗震性能的要求基本游离于抗震规范的要求之外,没有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3.要加强对地震灾害预防的研究和投入,加强防震减灾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进一步推动防灾减灾与抗震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加快防灾和工程抗震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加速开展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理论研究和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基础研究,大力开发和推广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对提高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的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对高新抗震技术加强推广普及,继续完善工程建设抗震技术标准体系, 提高我国工程抗震和城市抗震防灾的科技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4.加强对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检查,强化工程抗震设防监督,开展地震重点监视区的抗震普查工作。把新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作为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质量检查促进各地提高新建工程抗震质量。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要组织完成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搞好抗震加固或改造工作。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抗震防灾意识,加强建设系统的地震应急能力。结构设计人员要有责任高于一切的庄严的使命感,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工程建设的抗震设计,要及时吸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信息,设计出性能优良的房屋建筑。在城市和城镇建设选址上,在房屋建筑设计上,在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上,都要以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要提高全民的抗震防灾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抗震防灾知识,开展抗震防灾教育。要广泛宣传抗震救灾知识,把增强防灾抗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开展预防、抵御地震等其他自然灾害及自救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抗御灾害的意识与能力。
    这次会议邀请了众多国内工程抗震领域的专家,结合此次汶川地震及历史上国内外其他大地震的震害现象,进行深入和详细的剖析,并对今后我国的工程抗震提出建议。我相信,本次会议必将为我国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技术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后,祝愿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