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土木系承办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于2008年6月28~29日在中国工程院举行。来自全国建筑结构及抗震领域的相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设计院、政府机关的共20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进行了两天的大会报告,共有20多位院士和专家发言。大部分报告的院士与专家利用从抗震救灾现场得到的珍贵图片与祥实的救灾调研资料,仔细分析了汶川地震中各类建筑结构的震害规律及破坏原因,探讨了我国抗震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及修订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会议内容涉及房屋建筑物结构安全、灾后既有建筑物评估加固技术、房屋建筑物安全标准、震后城镇规划问题、房屋结构隔震技术、结构地震反应与抗震设计、结构振动控制与健康监测、综合防灾减灾等工程建设问题。参会院士、专家积极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献计献策,重点针对灾后重建中的重大工程建设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讨,研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的抗震规范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即使在这次地震的高烈度地区,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建筑工程都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只有少数建筑出现了较大的破坏,出现破坏的原因还需要总结探讨,以便为今后规范的修订提供具有价值的建议。专家们对我国的抗震规范充满了信心。
会议结束前讨论通过了《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建议书》,为灾后重建及国家今后的抗震防灾工作提出综合性、系统性与前瞻性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建议书》共提出了7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包括编辑出版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报告;深入分析汶川地震建筑震害机理;做好灾后重建建设场地规划;制定房屋建筑整体牢固性设计导则;提高两类建筑的抗震能力;科学地进行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村镇建筑的抗震应该纳入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了为灾区的重建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还突出了建筑工程领域防灾减灾研究的重点,提出了抗震规范修订中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