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联合工作委员会在京召开专家座谈会,为汶川大地震后“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出谋划策。总工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振声同志主持了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工程技术发展处处长赵宏彦同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同志、总工联合会顾问原建设部总工程师许溶烈同志、总工联合会顾问原建设部科技司司长徐正忠同志、总工联合会会长吴之乃同志、总工联合会副秘书长郑念中、郭成华同志和在京的大型施工企业总工程师等共21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始时与会代表默哀一分钟,随后代表们踊跃发言。一致认为:汶川大地震裂度高,破坏力强,给近5000万灾区群众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党和政府及时作出抗震救灾的重大决定,出动了10万大军奔赴灾区,使灾区各族群众得到有效的救治,受到世界各国和华人的普遍赞誉,在世人面前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坚强决心。
地震已过去了18天,救助的重点已转向灾民安置,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建筑施工企业已从抗震抢险转向过渡安置房的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派出专家组对灾区的房屋与工程设施进行调查与评估,随后,施工企业积极参加灾后重建。施工企业的总工程师也一定要为安置灾区群众生活和灾后重建作出贡献。为此,特提出了如下建议:1、要重新审视地震区划图和城镇的抗震设防标准。我国地处地震多发区,每次地震多发生在断裂带上。1933年大地震就发生在汶川附近,松潘是已知的地震活动地区,国家对该断裂带应有严密的监视。汶川及附近的许多县市在大地震中有95%以上房屋倒塌,死亡近7万人,损失十分惨重。而在地震区划图上北川、汶川、绵竹、理县、都江堰是按7度设防,绵阳、德阳按6度设防。这与实际出入太大。在震后痛定思痛之时,一定要吸取这次惨痛的教训,有必要重新审定地震区划图,提高这些城市的抗震设防标准。灾后重建一定要有地质勘测、要有规划、有设计,避开断裂带,特别是学校、幼儿园还要提高房屋的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由政府参与工程验收,提高这些城市的抗震设防标准。
2、政府要加强对村镇建设的管理。村镇建设也要有规划、有设计,工程质量要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放弃对村镇农房建设的管理就是对人民生命、财产不负责任。
3、过渡安置房的建设要与灾后重建结合考虑。施工企业在抢建过渡安置房时,也要注意节地、节水、节材,节能并考虑环保的要求。目前搭建的过渡安置房占用了大量农田,将来有不少土地可能还要复耕或作它用。过渡房的地下部分是不可回收的,地面混凝土不要太厚,道路和基础可多用废渣来做,并尽可能地应用能重复使用的构件和塑料制品管线。
4、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应成立“工程建设抗震组”,从震害调查、震后工程评估、废弃物再生利用,规范标准的修订、安置房建设以及灾后重建等,进行全方位的领导与组织实施。
5、灾后重建工作应分区域(汶川、北川等);分层次(县、镇、乡、村);分部门(明确任务);分项目(责任制);分承建单位(承包到位);分投资(专款专用);分步骤(PPCA);分验收(阶段),杜绝随意建设,防止“一窝蜂”现象出现。有组织进行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理管理。
6、灾后重建严格把握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科学合理地安排进度,绝不能盲目攀比,应严肃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和狠抓反腐倡廉工作。
7、我国应建立和发展地震保险制度。经济发达国家经验,地震的恢复重建约有一半资金来自保险理赔,而我国目前由保险公司提供的资金还不足1%。一旦发生地震,全靠政府买单,国家财力难以承受。
8、地震局有关部门应研究近100年来五大地震(美国旧金山地震、意大利墨西哥地震并发海啸、日本关东地震、智利地震、墨西哥地震)并提出吸取国际震后重建的先进经验。
最后,吴之乃会长作小结。这次座谈会开得很及时,很必要。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总工联合会将通过不同的渠道,反映给有关部门。专家们一致表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是我们的神圣责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同心同德,献计献策”是我们爱的行动。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为四川灾后重建家园贡献自己一份的绵薄之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