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7日下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在中国工程院第一会议室召开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张雁秘书长主持,参会人员为各专业分会秘书长和总会秘书处部分成员约20余人。本次会议不仅交流了05年工作经验与体会,明确了06年工作设想,而且还共同深入探讨了学会工作,现将会议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一、05年工作经验及06年工作设想交流汇报各专业分会秘书长不仅结合2005年工作交流了各自在开展学术活动、组织建设、对外交流、会员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而且还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及“两会”精神,提出了2006年的工作设想,并对06年各专业分会的活动计划进行了完善与调整补充。
二、会议总结及今后工作要求
张雁秘书长对各分会负责人的交流发言进行了简要小结。他说:“05年的工作在各个分科学会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代表理事长向大家表示感谢。对于今年的工作计划,大家也谈得很具体。总体来说,各分会在学术活动开展形式、学科建设发展、技术交流、促进技术交流成果转化、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值得总会秘书处学习与借鉴,分会的工作成绩是与大家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分不开的。对于去年整个学会的工作总结和今年的工作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设想,谭庆琏理事长将在明天的报告中全面阐述。”
张雁秘书长接着就加强与改进新时期的学会工作进一步指出:“学会工作要在‘创新’方面下工夫,要以‘创新’来指导我们的学术活动开展、学会管理、制度建设等工作,使得我们学会能够在引领学科发展方面,真正成为一支主要力量和主要角色,促进行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为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技术交流和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平台。要紧密围绕政府职能开展工作,不断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譬如,近年来,我们的公交分会围绕公共交通发展走在了前沿,发挥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取得了经验和成绩。今后,土木学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学会,我们应该继续扩大学会的影响,提高我们学会的社会地位,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规划和行业政策,继续为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技术政策方面努力开拓,做好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做好与政府部门的协助工作,既要积极争取职能,又要不越位、不争权,积极当好“配角”,在开展广泛的学术活动基础上,争取在技术政策制订方面有所突破。
在与会人员共同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对专业分会今后工作,张雁秘书长强调如下:
1、要求各分会在今年6月份之前,完成对分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理事、委员的“会员身份”的落实工作,总会将于7月初将经总会认定的理事名单和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在学会网站和学报上陆续公布;
2、为加大学会自身宣传力度,明确我会会员在对外双边协议中已有的权利和义务,我会将在网站上公布学会与国外相关组织签订的双边合作协议;
3、理事是理事单位的代表,可由理事单位提出意见进行调整。分会在新增理事时,应按有利于学会发展和能够完成学会工作职责的原则进行操作;
4、关于分会新增专业委员会的问题:分会从行业和专业角度需新增设专业委员会,总会对此明确表示支持。各分会还要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认真梳理现有的专业委员会,对部分没有正常开展活动的专业委员会进行调整、撤并或更名。确定新增或更名专业委员会的程序为:由分会给总会打报告,总会根据申请理由进行程序审查,并征求相应各分会意见。为避免交叉设置,先内部协调,同时梳理现有的专业委员会,以加强组织管理;
5、05年总会编印的《学会工作手册》,基本概括了学会的日常工作程序与规则,可供各专业分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在处理日常学会工作时参考。各项工作应严格按照《手册》程序办理;
6、建议分会秘书处人员专职化;
7、加强总会与各分会的信息互动、共享、交流的及时性。确定分会信息联系人制度;建立分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制度,大家共同研究学会工作,建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分会秘书长联席会议,由各分会轮流承办;进一步加强总会、分会、专业委员会三级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可将总会的有关材料直接发到专业委员会,减少由分会进行转发的中间环节;
8、积极探索学术交流形式,发挥好总会跨部门与跨行业的综合性特点,用好总会这一平台,提升学术交流的水平和影响,把学术交流成果提升到技术政策基础性平台的高度。如,为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可摸索由总会与分会联合召开学术年会的方式,从每年的学会活动计划中挑选出部分重点会议作为总会系列年会内容之一,从而扩大学会活动的影响力,并提高凝聚力与地位。各分会也可主动提出申请,与总会联合召开学术会议,总会秘书处应做好相应服务工作,加大总会的支持力度;
9、利用学会优势与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土木工程技术标准编制工作。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编制力度,积极推进与鼓励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编辑出版土木工程学会的技术标准,促进土木工程行业技术进步;
10、发展会员:在召开学术会议时,专门设立“入会登记台”,现场办理入会手续,扩大企业型会员数量;
11、专业分会会议的通知,应提前发给总会及地方学会,并力争取得举办地地方学会的支持与合作;
12、今后的学术活动可考虑多邀请港、澳、台、外国及归国学者,以加强与国外的信息交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