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庆琏理事长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04-11-30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早上好!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现在开幕了!首先,对光临大会的中国科协、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北京市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新闻界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隧道及地下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方式,与地面建筑相比,由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具有节能、环保、节约土地资源、抗震防灾、防御战争损毁等优势,因而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能源、城市交通、停车场、商业、仓储、物流、国防等各方面都广泛地采用。据2003年底统计,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领域已建成近万座隧道,总延长达到六千多公里;目前仍以每年新修隧道300公里以上的速度在增加,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等特大城市已建成运营地铁200多公里,在许多城市建成了相当数量的地下商场、地下管廊、停车场、人防洞室等。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隧道及地下工程已在我国基础设施中占有重要比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以及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都起到了积极而重大作用。我国工程技术人员不畏艰辛,大胆实践,勤于研究,敢于创新,在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创造新的方法,积极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使我国的隧道和地下工程在施工技术上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造技术体系。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规划和建造领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工作薄弱,缺乏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地面、地下统筹考虑,全面规划。
二是地下空间的利用规划存在法律空白。
其次是建造设备和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能力低,目前隧道掘进设备的生产还主要依靠进口,这无形中提高了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人工掘进,影响工程质量、工程安全风险增大,事故频发。这些问题,与我们当前对地下工程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亟待研究解决。
国内外许多专家说,二十一世纪是地下空间作为资源加以大力开发利用的世纪,是隧道和地下工程大发展的世纪。我完全赞同。第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必需解决好居民出行和人居环境问题,需要大量建设地下交通、停车场、体育文化和地下商业等;第二,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将有许多穿山越岭工程需要修建;第三,沿海、沿江地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大量的穿越江河湖海的交通问题;第四,国家能源储备的加快需要建设更多的地下储藏洞室;第五,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将要修建更多的输水(引水)遂洞及地下厂房,……所有这些充分表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对隧道和地下工程的需求将会继续大量增加,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修建难度将更大,建设的技术标准要求将更高,这对我们隧道及地下工程界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面对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的问题和未来国家经济发展需求,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加快隧道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工作,以尽快使我国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摸清我国主要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情况,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序,利用合理,与城市协调发展;
3、加强对隧道和地下工程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全面提升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水平;
4、加速对隧道及地下工程设备的国产化研发步伐,特别是在掘进机和盾构机的研发应组织优势资源,尽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应加强对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施工专用、配套设备的研发,以提高我国施工的机械化水平;
5、改革建设经营管理体制,研究探索投融资、招标投标、建设管理等的新机制,以促进我国隧道及地下空间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6、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也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加强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文地质和地面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措施的研究,以确保城市和人民不必面对新的灾害。
本次年会主题是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新发展,将有十多位专家在大会作特邀主题报告,有150多篇论文进行交流,并组织参观北京地铁施工现场。会议将针对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和能源地下储藏等行业、围绕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理论研究试验、勘测设计、施工技术、机械设备和管理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研讨交流。我相信通过本次会议,必将能够很好地总结近几年来我国在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成绩和经验、问题,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年会得到了许多单位的大力支持,北京地铁建设公司承办了本次年会,北京城建集团、中铁隧道集团、中铁……《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等十多个单位赞助协办了本次年会,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中心负责论文的征集和审稿,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承印了年会文集,使本次年会得于顺利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会议主办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向以上承办、协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附件:

19041_855.jpg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