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开展学术活动的情况汇报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04-07-14

  (2004年6月26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秘书长万姜林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专业分会、地方学会、团体会员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成立于1979年3月,学会挂靠单位为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在总会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指导下,我分会认真贯彻落实总会的各项要求,结合分会的特点和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学术技术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努力办好两年一次的分会年会及学术交流大会
2002年10月在重庆举办了第12届年会及技术交流大会,来自国内近200个单位的42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有7个专家主题报告,交流论文100篇。组织参观考察了正在建设中的渝怀铁路、雷崇高速公路和重庆轻轨隧道工程以及隧道实验装置,同时举办隧道及地下工程新技术、新成就展览展示会。第13届年会与总会联办,将于今年11月底在北京举行,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
2、与兄弟学会联合办好海峡两岸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交流会
2002年8月在成都我分会主办了第3届海峡两岸技术交流大会,共有200多人参会,其中台湾方面有60人参会,交流论文近百篇。第4届海峡两岸交流会将于今年8月20~22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由我分会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联办。目前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届时国际隧道协会也将在济南召开执委会。
3、与有关单位合作举办学术技术活动
(1)  2004年6月与厦门市路桥建设投资总公司合作,举办了厦门东通道海底隧道钻爆法修建技术高级专家研讨会,30多位专家出席,围绕8个重点提出11篇专题报告和1份专家意见,受到业主和专家高度评价。
    (2)  2004年6月,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合作,举办了上海国际隧道及地下空间展以及主题为“中国隧道及地下空间发展”的技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100多家厂商参展,4000多人参观,100多人参加研讨会,10位国内外专家做主题报告。
4、2004年6月,与铁路隧道科技信息中心、铁道工程学会合作举办了“隧道及地-FT程的技术发展”为主题的第11届隧道及地下工程科技动态报告会,206人参加,收录交流论文101篇。
5、积极支持下属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
    (1)积极主动支持地铁专业委员会1年1次的学术交流会,自今己成功举办15届。2003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15届会议,200多人参会,交流150余篇论文。
    (2)支持防排水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10月在大连成功召开的第11届技术交流会,100多人参会,交流论文29篇。
6、积极组织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2003年4月和2004年5月连续两年分别组织国内理事单位和团体会员单位代表赴荷兰和新加坡参加第29届和第30届世界隧道大会,国内参会人数分别为29人和58人,均达历届国内参会人数之最,受到国际隧协的高度重视和欢迎。
7、积极支持服务理事单位及地方的活动与工作
    (1)2003年11月支持上海土木学会、上隧股份公司举办的“2003上海隧道工程研讨会”,200多人参会,交流78篇论文。
    (2)帮助青岛市、烟台市政府有关海底隧道建设、地下工程建设方面联系国外参观,推荐国内专家等。
    (3)为理事单位中铁18局引进国外先进仪器入关提供证明文件等。
    (4)为有关理事单位推荐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提供咨询指导和推荐意见。
8、积极完成总会交办的各项工作
    (1)接待香港工程协会去年冬令营(40多人)代表团,举办技术交
流活动。
    (2)组织完成“2020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有关内容编写。
    (3)组织完成“科学发展蓝皮书——2004卷”有关内容的编写。
    (4)第三、四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申报推荐,推荐5项工程。
    (5)按总会要求进行了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和重点科研创新群体推荐工作等。
    总结回顾多年来,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的学术活动,之所以能够比较正常规范开展,我们主要是围绕提高分会的广泛代表性、学术权威性、学会学术活动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和增强组织活力方面开拓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1)总会的正确领导,获得总会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是分会成功开展学术活动的前提条件。
我分会的每一届年会及技术学术交流会从策划、筹备以及会议和总结全过程都得到了总会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在会议期间总会领导(包括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领导)更是亲临会议现场指导,这使得会议规格提高,权威性增强、代表性扩大,因而其吸引力增强。
    (2)选好挂靠单位,密切团结联系和依靠广大理事和业内著名专家是办好学术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在条件。
    分会的挂靠单位在行业内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并且对承担学术工作有兴趣、有热情,就可以在组织上配备适当的专职人员来办理学会的日常工作,并且也使得学会日常工作所需的经费有了保障。
    分会的理事人多都是本单位的技术领导或在学术技术上有较深造诣的专家,他们在本单位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并且也比较了解行业内的学术、技术动态。因此,经常与他们保持密切的的联系、沟通,经常征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就可以带动和号召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关注学会,参与学会的活动。特别是业内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他们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和权威,密切联系和依靠他们,请他们出场,就可使学术活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更大的号召力。
    (3)围绕重大工程建设热点,跟踪前沿,贴近实际开展活动是办好学术活动的关键要素。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往往都是业内各单位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热点,依托这些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围绕工程的热点、难点组织开展学术活动将会有很强的吸引力,如1998年在西安依托西安——安康铁路隧道TBM施工,2002年依托渝怀铁路建设举办的第十届和十二届学术年会就分别吸引了全国400多人参会。
    (4)扩大协作、延伸服务、是增强分会活力,扩大分会影响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我分会与清华大学21世纪研究院、厦门市路桥建设投资总公司、上海市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所属的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等协作,针对台湾海峡隧道、厦门东通道海底隧道、中国隧道及地下空间发展、海峡两岸隧道工程技术等成功开展多个学术活动,吸引了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参加。
分会除做好当理事和所属专业委员会服务外,近年来注重了为会员单位和某些地方政府及隧道建设单位的提供服务,包括组织联系出国参加ITA会议和考察,推荐专家院士,优秀论文,推荐詹天佑大奖,帮助引进国外仪器的报关、通关有关事宜等等。
    我分会近几年来工作虽然取得了—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分会的学术活动虽然比较正常,但所属六个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很不平衡,地铁专业委员会和防排水专业委员会活动较好,其他四个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则不大正常。
    (2)分会及所属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工作距总会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3)我国隧道工程界与国际隧道工程界交流还较少,在国际上的影响还较小,在国际隧协中目前没有中国的代表。
    二十一世纪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发展的世纪,也是我分会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相信,有总会的正确领导和悉心指导,有挂靠单位的大力支持与资助,依靠业内广大专家学者的支持,一定能够逐步克服不足,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建设成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学术上有权威、有号召力、吸引力、影响力,组织上有活力的学术团体,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术进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