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3年团体会员工作会议于10月18—21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来自43个团体会员单位代表53人、12个地方学会代表18人、以及学会副理事长范立础、副秘书长唐美树和刘海鹰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会理事长谭庆琏委托秘书杨群转达向代表们的问候和感谢,福建省建设厅副总工程师陈嘉骅代表林坚飞厅长、翁玉耀副厅长到会祝贺,会议开幕式由副理事长范立础主持。
副理事长范立础首先代表学会向参会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是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团体会员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学会的改革与发展。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团体会员工作经验;做好在团体会员中发展个人会员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为团体会员服务。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知名桥梁专家范立础教授向大会做了题为:大跨度桥梁工程设计施工新理念—发展与问题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会议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内容如下:
一、学会1—3季度工作情况—副秘书长唐美树做了汇报
1、为适应学会改革的需要,及时对学会的各项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调整了八届常务理事会七个工作委员会人选;调整秘书处机构、更新完善了秘书处内部管理制度;完成了两院院士申报推荐及中国科协学科带头人、科技专家推荐工作;召开了部分地方常务理事、地方学会和分科学会负责人座谈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会议与活动,注重质量和效果。筹备召开三个重点学术会议,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与国产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巴士快速交通系统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和预应力砼技术发展学会研讨会,其中,预应力砼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已经召开。完成了“土木工程学报”编委会的改选换届工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已派出三个团组,安排了香港大学土木系学生来内地实习工作。
2、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评选条例进行了修改,主要内容有评选的周期由二年改为一年;申报项目的限定时间由工程验收二年以上改为一年以上;增加了住宅小区和水利工程等专业;对重大工程设立特别奖;推荐渠道改由组织推荐为主,建设、铁道、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学会的专业分会、团体会员单位和地方学会推荐;明确了申报项目单位必须是学会团体会员;评选程序增加专业预评,实行申报项目和评选结果二次公示制度。第三届詹天佑大奖评选工作已经结束,共有22项工程获奖。
3、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制定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性任务,中国科协为配合此项工作,决定从2003年开始启动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工作,主要是从科技社团和专家学者角度考虑为国家制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供意见和建议。我会的任务是对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从科技社团和专家学者角度,为中国科协的综合性建议和国家制定科技长远发展规划提供意见和建议。为此,我会成立了以谭庆琏理事长为组长,由蔡庆华、胡希捷、徐培福、范立础、袁驷副理事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发展研究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并成立专家组和编制组负责具体工作。编制框架是:对当前本学科、本行业、本地区的科技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发展前沿的概述和分析;2020年学科领域、行业、地区科学技术发展目标及分析;对实现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目标的重大措施的建议。本项工作在11月底完成,12月中旬上报中国科协。
二、组织工作情况——副秘书长刘海鹰做了汇报
1、在组织建设中,按照第八届理事会提出的学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的要求,着重抓好三个层面工作。 领导层 学会的领导层是理事会,行使理事会职能的是常务理事会。改革理事会的结构和加强常务理事会职能,是搞好学会组织建设的先决条件。长期以来,学会理事会都是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专家学者组成,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原有模式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八届理事会在结构组成上进行了改革,吸收了部分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企业(包括民营企业)领导,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的发挥学会作用;制定常务理事会的工作制度,包括会议制度、议事制度、决议执行制度,学会的重大事项由秘书长报正、副理事长研究,提交常务理事会讨论决议,向全体理事通报。 管理层 学会的组织管理层面包括常务理事会的七个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十二个分科学会、地方学会、团体会员五个方面。健全组织机构,理顺协调相互关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完善各项管理条例,对全面激活学会的运行机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八届理事会成立后,调整和充实了常务理事会七个工作委员会组成人选,并设立了联系人;对秘书处的人员及机构进行重组,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了分科学会、地方学会和团体会员基本情况数据库,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学会的网站预留了与各单位链接的接口,通过学会网络建立组织系统联系交流的平台;对各项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包括专业分会组织管理条例、学术会议组织管理条例、港澳台及国外会员条例、团体会员条例、学生会员条例、优秀论文评选条例、高校优秀毕业生评选条例、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评选条例等。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会员为本,强调会员的权益,使之符合学会改革与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基础层 学会的基础层面是会员,会员是学会的主体,是学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大力发展会员是八届理事会提出的方针,实施会员的多元化、发展的多渠道和会费的多标准。除原有的会员结构外,还要吸收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入会,将会员分为多个层次,包括普通会员、学生会员、港澳台及国外会员、团体会员,条件成熟时发展资深会员,不断提高会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目前确立了发展会员的四个渠道,即依靠分科学会发展会员;依靠团体会员单位发展会员;依靠地方学会发展会员,并将地方学会作为总会的特殊团体会员;总会(秘书处)直接发展会员。建立多层次的会员管理体系,充分依靠分科学会、地方学会和团体会员单位来组织管理会员。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对会员进行全国统一编码,一人一码,终身不变。依据不同渠道、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会费缴纳标准,总会和分会发展的会员每五年100元,团体会员单位中发展的会员每年10元,地方学会发展的会员每年固定数额统一缴纳总会。
2、团体会员作为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会的基层组织,是学会联系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要渠道。做好团体会员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讨论是否成立团体会员工作委员会,成员由团体会员产生。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法规,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沟通信息,共同举办和相互参与一些活动,对行业发展中的一些共性、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总会发展团体会员,扩大学会组织。与之相适应的建立团体会员工作制度、会议制度、联系制度、调研制度、培训制度和交叉兼职制度等,目的是要更好地发挥团体会员优势,扩大团体会员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影响力,为团体会员队伍的壮大、发展奠定基础。
三、在团体会员单位中发展个人会员的意见和要求—综合部主任杨群作了汇报
学会八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在谭理事长直接领导下,强调把发展会员作为学会工作的首要任务。发展会员的四个渠道中,在团体会员单位中发展个人会员是近一时期学会发展会员工作的重点,团体会员单位中有大量从事在生产、教学、科研一线的科技人员,他们是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学会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一群体吸纳入会。
1、在团体会员单位中发展个人会员的相关事项,有入会的条件、专业范围、入会办法、会费交纳、会员管理、会员义务、会员权益等。在会员的权益方面,着重强调了作为要求,只有会员才能参加总会及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只有会员才能在总会及分会的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有申报评选优秀论文奖和其他奖项的资格。只有会员才能参加本会及分会组织的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技术考察等活动。这些要求有一个过渡期、逐步实施,但要切实体现出会员与非会员的区别。
2、学会是会员之家,学会与会员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学会需要会员的支持和关心,要积极参与学会的活动,以此来提升学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为会员服务是学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吸引广大科技人员入会的前提条件,学会将努力拓展和完善为会员服务的渠道、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会跨部门、跨行业和多学科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为会员搭建包容性、整体性和全局性的交流平台;确立学术权威地位,努力提高学术活动水平,注重学术会议选题,结合工程实际,集工程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生产实践服务,使会员真正感受到参加会议带来的收获;利用学会的专家优势,举办为会员所需要的培训班、研讨班、交流会、报告会、专题讲座以及重点工程介绍参观等活动,对会员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请院士、专家为会员介绍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如会员需要,“土木工程学报”和其他资料减半优惠或赠送;具有注册工程师资格的会员,在参加总会及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时,参会时间计入注册工程师继续教育选修学时;会员凭卡号进入学会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并拟开设“理事长信箱”,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开设“国豪论坛”,为会员提供一个发表学术见解、交流学术思想、反映工程实践中的技术创新、设备创新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园地;拟继续组织“科技人员联谊活动”,今后将改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联谊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进一步开拓为会员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四、团体会员单位经验介绍——由副秘书长刘海鹰主持
北京市政工程总公司总工程师张汎、沈阳建工学院科协秘书长程惠秋、中铁十六局集团副总工程师方利成、北京城建集团技术部部长张柏堂、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总公司帅争鸣、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杨玉堂等六个单位代表分别就本单位的基本情况、自身特点和成功经验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总结起来,突出特点是:以参加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参加和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创造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以此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设备创新和人才的培养,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学会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学术团体,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提升竞争能力等方面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设立的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对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提高知名度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分组讨论会,分三个小组进行,分别为地方学会组、科研院校组和施工企业组。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代表们各抒己见,对学会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感谢学会召开这次会议,会议很有必要也很及时,为大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相互沟通、增进了友谊,希望每年举办一次。
2、学会要进行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会要适应新的形势,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学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活动方式,寻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结合实际,贴近会员,从会员角度出发,为会员服务。
3、强调总会的领导与指导作用。总会的改革要为地方学会改革起到示范作用,积极为地方学会争取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条件,调动地方学会的积极性,上下结合形成联动,开展双赢活动。
4、会员入会条件要明确,标准不能降低,要保证质量,不能单纯追求数量,包括团体会员的发展。会员的管理职责要明确,对多重会籍问题要处理好,要规范会员的统一标准。会员要分层次,将个人会员分为准会员、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和资深会员。
5、学会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为会员服务。为会员多举办活动,学会期刊、资料、信息等应及时提供给会员,利用网站为会员提供服务,切实体现出会员与非会员有明显区别。
6、保持学术特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建立学术论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对专家的学术报告内容或录像上传,会员通过身份确认后,可进行远程学习,做到资源共享。还可以建立BBS论坛,会员定期对一些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改变集中开会进行学术交流的单项性,使会员在更广泛的空间进行系统、充分发表个人不同见解和学术观点,以促进学术交流发展。组建团体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联合地方,按省份组织召开学术年会。“学报”既要保持理论权威性,更要注重实践性和及时性,加大工程实践方面的文章。
7、继续推进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工作,维护大奖的权威性。目前已得到了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一致认可,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要实行准入制度,只有团体会员才有资格参加评选。评委组成应有地方成员,评奖的一些权力应下放给地方学会,如实行二次考核制度,第一次考核可由地方组织进行。大奖应分二个层次,第一层奖为大奖,第二层次可冠拟地方名称的奖。
会议最后由副秘书长唐美树作了总结发言,强调在与会代表们的热情支持参与下,会议达到了相互通气、交流沟通、统一思想、增进感情、形成共识的目的。根据各位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学会将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落实。团体会员作为学会的基层组织是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要加强联系和协作,共同努力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