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15-01-04



     2014年12月19-20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广州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19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院士、广州市副市长王东、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刘士杰、广州大学校长邹采荣、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周福霖等领导专家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地方政府、学会、承办单位以及会议学术委员会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周福霖、王景全、谢礼立、江欢成、王梦恕、聂建国、杜彦良、欧进萍、秦顺全等9位院士及近5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周福霖、王景全、欧进萍、江欢成、聂建国等五位院士做了主题报告。
    安居乐业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共同心愿,安居不仅仅是“住有所居”,更意味着“居有所安”。然而,地震当前仍然是我国人民生命财产与工程结构安全面临的最大自然威胁。我国的强震发生频率、人员伤亡损失均居世界之首。自近代唐山大地震开始,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以及今年8月3日发生的云南鲁甸地震,每一次地震都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和深刻的教训。如何尽快提升我国工程结构的防震防灾能力,最大程度降低人员地震伤亡数量,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财产损失,彻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目标要求,我国灾害防御机制由“被动救灾”到“主动防灾”的跨越,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的重大战略问题,迫切需要我国所有土木工程学者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周福霖院士首先做了题为《终止我国乡镇农村不断重复的地震灾难—我们的使命》的大会报告。他指出我国乡镇农村面积与人口分别占全国的94.7%、53.4%,但却承受了世界和我国多数地震灾难;“小震大灾、大震巨灾”是当前我国乡镇农村地震灾害的真实写照。抗震设防缺失、国家立法缺位、资金投入不足、农民地震安全意识缺乏以及建造技术落后等是造成我国乡镇农村地震灾难的主要原因。他指出要减轻乡镇农村地震灾难必须要从建立全国震害资料数据库、完善相关立法、健全质量监管机制、加强乡村防震资金投入以及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等宏观对策入手。他强调,隔震技术是国内外地震工程界40年来最重要的技术成果,是目前提高我国乡镇农村住房抗震能力的最佳现实选择之一。
    王景全院士做了第二场主题报告,题为《南海岛礁开发建设思路创新》。他首先从国家主权维护、战略发展的高度论证了南海岛礁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紧迫性;然后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在我国南海实现围海造岛、以礁造岛、建造海洋平台、海上机场等诸多海洋工程的具体方法。他强调,土木工程师与学者们要有实现国家复兴强盛的使命感,在科研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以国家需求为研究导向。
    欧进萍院士做了题为《我国城镇及其重大工程抗震防灾若干进展与挑战》的主题报告。他从村镇建筑与区域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防灾、重大工程地震破坏与控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当前土木工程结构抗震防灾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代表性科学问题以及相应可行对策,如地震动场的模拟与验证、城市复杂灾害链的模拟与仿真以及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构软件分析系统等。
    江欢成院士做了题为《群体高层天空城市的设计构想》的主题报告。他用妙趣横生的语言以及逼真的概念图片阐述了向天空“借地”——建造群体高层天空城市的设计构想;通过分析目前超高层建筑发展中存在的使用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舒适性不够等瓶颈,提出了打破超高层建筑各自独立的壁垒,实现“群体性”高层天空城市的核心技术内容。
    聂建国院士以《关于我国土木(结构)工程及其科技工作的一些思考》为题做了一场主题报告。他批评了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过分追求怪异、新奇的建筑外观,而忽视结构实用性、经济性、耐久性以及合理性的现象;指出结构工程师要有良心,要有社会使命感,要敢于对造型怪异、受力复杂、造价高昂的不合理设计方案说“不”,要积极应用科学合理的新技术新体系。
    在两天会期里,还有近20位以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为代表的土木工程领域知名学者做了精彩大会报告;近50位中青年土木工程科研工作者们以分组报告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与探讨。10余家防震减灾技术产品厂家借本次会议平台进行产品展示和宣传。会议共收到来稿300余篇,经过审稿和筛选,共收录论文112篇,其中推荐6篇在《土木工程学报》(正刊)上发表,106篇在《土木工程学报》(增刊)上发表,另外26篇论文收录于会议论文集。
    为响应中央八项规定、节俭办会的精神,本次会议议程与安排上做了精心的简化与优化。虽然会期仅有短短两天,但整个会议“精简却不失精彩”。会议不仅邀请了国内地震工程与结构工程领域众多院士、著名学者、知名科研机构及大型央企国企、领导出席,也安排了减震控制领域知名信誉企业进行产品展示与技术宣传,有效的将学术研究与产品研发的交流结合起来。会议议程编排合理,从院士到学生,从资深前辈到新生力量,各层次梯队学者精英均有所发声有所展示,真诚交流,友好互动,求同存异;会议报告内容丰富,涉及了建筑、桥梁、工业建筑、村镇建筑、海洋结构、核电站、古建筑、特种结构等各大工程领域,汇集了抗震、隔震、减震、控制、监测等地震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仿真模拟、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等所有工程环节。会议展现了我国地震工程领域前沿热点研究内容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思了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与顽固症结,指出了我国地震工程与土木工程今后的前进方向与发展构想,明确了地震工程与土木工程工作者们的使命与责任,起到了促进防震减灾技术与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积极作用与预期目标。

(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

附件:

39769_1.jpg

39769_2.jpg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