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秘书长在“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09-05-26

2009年5月22日  南京

尊敬的杨秀敏院士及各位院士、专家,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早上好!
“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今天在南京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会议承办方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在土木工程建设、运营、管养中也存在各类工程安全问题,而强震、飓风、雪灾、火灾、爆炸、地质灾害等灾害和恶劣环境更使土木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与灾害防治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去年年初南方地区冰冻雨雪灾害和“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市政交通、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等造成极大的破坏。与此同时,为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并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央作出了扩大投资以刺激内需的一系列举措,这将带动我国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高潮。为在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效控制工程风险与预防安全事故、确保工程质量,科学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工程灾害防范能力、确保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学部、东南大学和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了此次“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
为了更好地交流工程安全与防灾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本次会议邀请了本领域相关的工程院院士和知名学者作报告,会议拟就土木工程的安全与防灾、土木工程高性能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土木工程各类灾害的形成机理及防护对策、土木工程灾害评估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探讨,可以说,会议必将是一次专家云集、高水平与高质量的学术会议。
面对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安全与灾害防范问题的严峻形势,如何从科学规律上认识土木工程灾害产生的原因,搞清楚保障土木工程安全的客观条件和控制因素,预先或及时发现土木工程中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而适时采取有效防护对策,是一项需要大家共同思考的重大学术和实践问题。下面我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基础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去年年初的冰冻雪灾和“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的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工程技术理论是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没有基于我国国情的工程技术研究成果,就没有工程技术创新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工程建设技术经验,另一方面,要抓住当前国家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提供的大量工程建设的机会,大力开展安全防护与自主创新研究,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
二、强化工程风险管理与工程质量安全
当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冲击,中央明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提出通过增加财政投资以拉动内需,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等。为在我国新一轮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控制工程风险与预防安全事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倡工程全寿命周期理念,大力强化工程风险管理与工程质量安全。
三、重点关注城乡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的安全建设
城乡基础设施最薄弱的环节是我国工程安全的“短板”。城市是我国经济承载的主体,发生灾害后的经济损失大;农村地区防灾能力低,发生灾害后救援难度更大,而且农村地区民众的自救能力相对较弱,国家需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救援。因此要针对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特点,特别是其中的工程安全“短板”,对防灾减灾技术及安全保障措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与部署,以便在灾害发生后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标准体系
我国城乡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乡加速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工程建设领域的防灾减灾工作面临不少新问题与新挑战。从管理角度来看,目前的部门规章尚不能满足防灾减灾形势的需要,缺少法规条文和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应该加快制定或完善相关法规,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防灾减灾监管责任、防灾减灾强制性要求、在工程建设各阶段必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等,提出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最后,希望本次会议能为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新平台,通过交流推动我国工程安全与防灾事业的健康发展。
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