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立即召开专家会议,来自规划、建筑、建材等方面的专家会聚一堂,共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大计。大家围绕灾后重建的规划选址、设防标准、避难场所设置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制定重建规划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城乡规划更加受到重视。在地震发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立即派出了规划专家组,开展灾后重建前期调研工作,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建数十人的工作组,迅速赶往四川灾区帮助当地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则在抗震救灾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下发了关于编制汶川大地震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紧急通知,要求6月30日前编制完成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所有专项规划。
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国际建筑师协会理事周干峙指出,关于重建规划选址问题,规划工作者要与地质、地震专业人士密切合作,确定城镇是搬迁还是原址重建,搬迁范围有多大以及迁往哪里。这是灾后重建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规划早期进入以后,就可以把临时安排、长远规划、阶段规划一直到总体规划都安排好。
全国设计大师方鸿琪提出,重建规划要对重建场地的安全性进行认真评估和审查。政府应组织高水平的专业队伍、专门研究人员,通过详细的震灾调查,对每一个再建场地进行危险性区划与安全性评估。鉴别为不宜建设的场地应设立安全防护带,或辟作城市绿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院长邹德慈认为,一定要在调查清楚的基础上进行长远的规划。地震灾区是一个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在做重建规划以前,要对这里的生态环境重新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再考虑永久重建的方案,决定哪些可以原址恢复重建,哪些可能需要迁址重建。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情况没有完全搞清楚之前,不要贸然地做长远或永久性的规划。
认真分析研究,全面提高建筑抗震性能
在这次地震中,许多学校建筑倒塌,造成中小学生大量伤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的抗震性前所未有地受到关注和重视。在这次会议上,谈到地震中建筑受损及人员伤亡情况,与会专家无不深感痛心。围绕建筑抗震,大家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提出了许多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众所周知,建国以来,我国已制定过四代地震区划图,这是工程抗震设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徐培福和国务院参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设计大师吴学敏都表示,从我国实际发生的地震情况来看,区划图上界定的地震区范围是基本符合实际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相当多的强震发生在区划图上的低烈度区或其附近。而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适当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标准所增加的建筑造价在建筑总造价中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少,有的大型建筑甚至只占5%~10%。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地震区划进行适当调整,以尽可能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同时,建筑设计也要把安全性放在首位,不能单纯追求大开间,特别是那些奇、怪、特的建筑,对抗震是非常不利的。
在这次地震中,房屋抗震标准受到了各方关注。对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周锡元院士认为,我国的建筑抗震标准大致可以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次地震大大超过了预设烈度,造成大量房屋损毁。要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设防标准,更好地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教授级高工王静霞表示,这次地震充分表明,现行各种标准有必要重新修订,特别是学校建筑。日本教学楼的建设标准较其他建筑物是最高的,并且要求不超过四层,值得我们借鉴。徐培福则建议,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舍的抗震分类标准应定为乙类建筑。他认为,现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已将人员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划为乙类,要吸取这次震害教训,适当补充完善,进一步提高标准。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樊康说,除了要提高学校的设防标准之外,还要注意增加医院的抗震强度,因为学校本身地震后不垮塌,可以减少损失,同时还可以成为一个避难场所;医院不垮塌,可以当作自救的场所,也可以减少伤亡。
工程质量也是这次地震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吴学敏指出,不能排除一些建筑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嫌疑,在房屋倒塌的诸多因素中,一些建筑的施工质量很可能是这次地震烈度较高之外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建议,在灾后重建中,除了要抓好规划这个龙头,工程设计、施工的关都要把好才行。
注重统筹兼顾,实现灾后重建协调推进这次地震与以往显著的不同特点,是受灾区域广,地形地貌复杂,受灾人口众多,重建难度极大。面对繁重的重建任务,专家们表示,一定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体现理性和科学,避免急功近利,实现灾后重建协调推进,造福灾区人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所所长李引擎认为,灾后重建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救灾、救急的过程,也就是现在的帐篷安置,它能顶三到五个月;第二阶段是临时中转安置,建造的临时房屋至少应顶三到五年;然后第三阶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永久重建。鉴于目前灾害尚未结束且有些基础性的灾害分析结果没有得出来,故马上开始永久重建工作盲目性较大。但是长期的帐篷和过渡安置房生活,可能会产生社会问题。因此,不仅要着眼于技术和经济层面,更要从社会学的层面考虑如何给灾区群众提供三到五年的基本生活居住条件作为过渡。同时在过渡期还要充分考虑综合防灾的问题,防止因次生灾害造成更大损失,比如如何更好地规划道路和过渡安置房,防范过度拥挤造成的火灾隐患。
周锡元院士认为,灾后重建要拓宽思路,多渠道投资。唐山的重建大概用了十年,那么现在根据我们当前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应该充分借助各方力量,这也是显示我国国力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召集各方面专家来共同探讨,研究一个较可行的、符合实际的重建方案,把各方面因素都充分考虑进去。
灾民安置点的供水设施和排污系统同样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聂梅生认为,受灾群众安置点的供水设施建设要抓紧进行,保证群众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排污也很重要,生活污水如果全部排到水系里面去,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将带来严重后果。再加上流经废墟的雨水还要进入水系,对地下水也有一定影响。所以水系规划、供水排水设施建设以及污水处理都要加以高度重视,及早考虑。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所长贾建中最为关注的是风景名胜区的问题。他表示,这次地震对许多国家级风景区,包括黄龙、九寨等造成了一定影响,除了四川以外,还涉及到甘肃、陕西、重庆、湖北、云南等地的57个国家级风景区。最严重的是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区,这是世界遗产,目前已有大量的设施垮塌。贾建中建议,在重建工作的同时,有必要对所涉及的风景区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修复。
建筑文化保护问题也是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景慧说,在重建的过程当中,包括异地重建,应该保留原来的传统建筑。传统建筑对受灾的群众来讲,是一种心理凝聚力,有一种家乡的感觉,对重建家园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