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派团出席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第二届国际会议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06-07-07


第二届国际结构混凝土大会于6月4日至8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共有千余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我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陶学康研究员、秘书长冯大斌研究员以及来自建工、市政、港工、铁路、科研、设计、教学等部门的10多位工程技术专家赴会。会议安排了大会报告及20个专题报告。专题为:大型工程和创新结构;设计和施工;计算模型和设计;地下工程和结构基础;组合及杂交结构;预制技术;混凝土结构的塑性设计;新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FRP筋在新结构及既有结构中的应用技术;混凝土结构的抗爆;混凝土结构耐高温和耐火设计;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配筋及预应力材料和系统;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监测、剩余寿命评估和修复;可持续发展性(循环利用、寿命周期评估、拆除和拆毁);建筑和环境设计;结构混凝土古迹的保护等。另外,布置了内容丰富的展览会、壁报等。具体活动如下:
在大会的开幕式上安排了“杰出混凝土结构”授奖大会、大会报告会、分组会议等。我国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58层上海明天广场(附照片)名列前四名,荣获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杰出混凝土结构”特别褒扬奖;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深圳福建兴业银行大厦荣获提名奖。此外,我国有20余篇学术论文经大会学术委员会审议后已列入大会论文集,论题涉及结构理论和试验研究、创新结构设计、高层建筑及会展中心超长结构设计、非金属FRP筋和片材在新结构及既有结构中的应用技术、苏通桥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以及施工模拟计算等。在会议期间有10余名与会代表做了报告。我国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有几篇文章列入了大会论文集,也有学者赴会。此外,论文集中还有一些我在国外做科研和留学人员与国外专家、学者联名撰写的文章。
我国同济大学陆光闾教授等出席了该组织10个委员会的的专业会议及几个特别工作组的工作报告会议。
团员们参观了大会组织的展览会,收集厂家的预应力新材料和锚具体系资料,混凝土施工新材料和新技术,以及工程应用等技术资料。
会议期间,团员们与新老专家进行了交流。VSL公司Hans-Rudolf Ganz博士就我国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相关标准修订中的有关技术问题交换意见。他还希望中国除同济大学外在北方能有专家参加C9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日本香川大学堺孝司(Koji Sakai)教授希望中国专家、学者参加C3设计和施工环境学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C3专业委员会涉及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混凝土结构循环利用、预制业环境问题、混凝土业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设计指南等问题。
为扩大我国在国际结构混凝土领域的影响, 我会将陆续推荐理事单位、团体会员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希望团体会员单位踊跃派员参加该协会学术会议并承办相关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