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建配套交通中心位于津城与滨城之间,由城际铁路机场站、地铁2号线机场站,集散大厅、换乘通道、地下停车场等组成,是集航空、高铁、市域快轨、地铁、公交、出租等多维立体交通于一体的大型地下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11.28万m2。
工程区域为典型的海陆交互地层,60m深度范围分布淤泥质土、软黏土、粉土及粉砂层,且含多层承压水;工程紧邻运营的机场高架桥及T1航站楼,须严格控制巨幅玻璃幕墙、桥梁形变及楼体结构渗漏、保障机场安全正常运营;参建各方匠心设计、精致施工、精细管理,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成果。
工程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2014年8月竣工,总投资22.41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首创滨海富水软土地基条件下盖挖逆作成套技术,为严格控制土体变形和地表沉降,采取了大面积、多区段盖挖逆作施工技术。研发应用了竖向支撑系统关键技术、结构层板顺逆结合、托换钢管柱分节定位安装等8项创新技术。首创“可视化、多节变径”桩基施工技术和内插钢管柱“智能化”定位工法技术,单桩承载力提高60%以上,节约投资2000万元,填补了软土地区多标高深基坑群施工技术空白。
2.秉承服务区域发展、双城快速通达、陆空便捷联乘功能定位,创新陆空“直挂衔接”设计理念,精准构建“航空+轨道”立体交通体系,实现津滨双城内联外畅,陆空一体近距耦合,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立体综合交通功能。交通中心结构与机场航站区高架桥小角度曲线交叉,创新提出“叠交一体化”设计理念,建立“桥梁结构–地下结构–桩–土”整体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解决刚度不均引起的应力集中和不同结构交叉的沉降、渗漏问题,打造了高架桥与地铁车站合建典范。
3.首创橡胶气囊和钢片环双井回灌控沉技术,解决单井回扬控制沉降难题,采用悬挂式地连墙,墙深由68m缩短至48m,节约1.2亿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创新设计软土富水高水压地层条件下封闭泥浆循环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泥浆零排放,践行绿色施工,并在天津建设工程中全面推广使用。
5.首次在新建工程中采用绿色、环保、可反复膨胀、耐久性强的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提高交通中心与航站楼接驳结构长效防水、止水性能。工程投入使用7年以来,结构无渗漏。交通中心运营后,地铁机场站年输送旅客量占机场年客运量的34.9%,该比例全国领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获奖单位
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煤中原(天津)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四、推荐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