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世界大运会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位于成都龙泉驿区,占地面积5984亩,建设内容含城市型水库、水陆生态系统、光影系统、交通网络、火炬塔、景观桥梁、建(构)筑物及附属工程等。项目是首批践行“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国家公园城市建设项目,是成渝经济圈重要生态支点。
公园构建了森林、湖泊、湿地、草地四大自然生境,配置各类植物400余种,乔木10余万株,融合8种地域文化,打造7.4km市政道路、1.7km湖底隧道,9座市政桥梁、25座景观桥梁、7条特色绿道、49栋景观建筑物、14栋公服配套、57处景观构筑物、30座特色雕塑,形成水陆活动场景共30余种。布局湖、河、溪、湾、池、渠、瀑、泉、涧、滩十大水系形态,形成 108.8万m2湖区水域,打造24.11km 生态护岸。湖区全域底质改良,配置沉水、挺水植物30余种,投放水生动物12种,构建复合自净水域系统。园区照明面积228万m2,配置照明设备7万余套;光影核心火炬塔高31m,基座宽21m,由12条光带螺旋升腾汇聚而成,展现金沙、阳燧等文化元素,形成平赛节复合光影体系。
工程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 2021年4月竣工,总投资50多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项目提出了“活力生态、公园化城”设计理念,创新运用“蓄塘成湖、留木成林、因势聚山、借渠引水”的低影响生态设计策略,打造了一湖三区七岛的生态水域格局,实现了29个不同场景串联、10余种业态植入的空间构型,解决了引水灌溉、地域文化、绿色低碳、园林艺术和公共服务等功能深度融合的设计难题,为公园城市理念具体深化提供了途径。项目构建了生物类型多样、生态系统稳定的水陆一体化碳增汇体系,年吸收固定CO2 7000多吨,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实现了生态与景观价值的和谐共赢。
2.首次提出区域水系水动力作用耦合营养物质归趋评估理论,营造重力驱动湖体自净化流动范式;构建可见光量子辐照下初期浅水湖体消纳体系以及基于多相流明渠流动法的湖体入水口过渡阶梯溢流消能体系。通过参数化径流分析手段,指导多种低影响开发(LID)措施精准施工,利用成片LID协同作用实现亲水岸边营造;采用最佳管理实践(BMPs)评价模型综合模拟LID污染阻滞效率,保证亲水岸边面源污染截留效率。建立了湖泊营养化生态模型,确定了需要改善和控制的水质指标,形成了藻类、食藻虫、矮型苦草、底栖动物和鱼类等多条完整食物链构建的水下森林,加快物质和能量的迁移速度,实现了湖区水体内源稳态长效保持,使东安湖成为成都市备用水源。
3.提出了多维、多场景、多目标交融的光影艺术设计理念,通过三维光域环境建模、计算及优化分析,解决了古蜀文化、大运精神与园区水地空、生态体系、平赛节时段的文化、空间与时间维度上的光影协调融景难题。首创光影被动呈现关键技术,实现了“细腰”形火炬塔高大菱形网格结构超小误差控制、外装饰面高反射率营造的目标;研制了主动式节能造景照明系列设备及工艺,通过主被动有机协同及场景融合,绿地面积耗电量远低于绿色照明标准下限,实现了低能耗、低影响、绿色创新的光影艺术自然呈现。
4.构建了“生态+智慧”为核心理念的信息化管控模型,研发了生态公园智慧管控平台,实现了公园建设的项目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智慧管理,引领生态园林数字化建设转型。开发了大型生态公园多层次场景设计虚拟重构技术,提升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科学化、精准化与高效化,实现景观高品质呈现。构建了实时演替的智慧建造技术体系,突破性解决了大场区地形营造、水系利用、建(构)筑物混凝土质量控制等系列建造难题。研发了设施生态效能管理决策运维控制系统,解决多场景智慧运维管理难题。
三、获奖单位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
四川大学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凯铭智慧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五冶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冶西部钢构有限公司
四、推荐单位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