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来源:发布时间:2008-12-07
|
工程概况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家”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中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及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的跨江“咽喉”工程。桥梁全长3071m,主跨1385m,为一跨过江钢悬索桥,是我国第一座跨径超越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当时,在已建桥梁中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桥面宽33.8m,桥下通航净高50m,可通航五万吨级巴拿马散装货船。该工程于1994年11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1999年9月28日胜利建成并正式通车。工程决算27.2996亿元,比概算33.74亿元节省了6.4404亿元,工期提前55天,使大桥自身可提前收益2600万元。“江阴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度超千米的特大桥,设计合理,管理科学,工程质量优良,代表我国20世纪90年代造桥最高水平,将作为本世纪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新的里程碑,跻身世界桥梁前列”。 该工程获得:英国建筑协会2000年度优质工程奖;2001年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200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十六届匹兹堡国际桥梁协会会议的尤金-费格金奖和2002年度鲁班奖。 新技术应用与科技创新 1.北锚碇基础设计采用了51m×69m×58m的整体式大沉井,并将沉井置于软弱土层上。根据北锚变位对全桥行为机理的影响的分析,提出了锚碇水平位移和沉降的变位限值以及控制变位的措施。 2.北锚超大沉井下沉中,采用了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特别是不排水下沉中采用了高压水冲结合潜水钻破土、真空吸泥相配合的方法提高了工效,后期采用空气幕助沉及纠偏,保证了沉井顺利下沉和准确就位:主缆施工,在国内首次采用往复循环交替牵引系统,并采用基准丝股调索,加设鱼雷夹具控制扭转,保证了主缆施工进度和架设质量;梁段组装和预拱匹配在同一生产线上一次完成是江阴桥首创的新工艺,不仅减少了梁段之间接口调整工作量,还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3.在大桥建设前期和施工过程中,共组织了37项科研工作,其中多个项目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①紧密结合桥位环境和桥梁结构特点,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了江阴大桥在施工和运营状态的抗风、抗震安全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在主梁断面空气动力学优化选型中提出了颤振与拌振相结合的选型方法、颤振导数识别技术的最小二乘时域识别法:在抗震分析中考虑了多点激振,采用动态时程分析法等。并对桥梁抗风、抗震相关规范的编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②以复杂软弱地基大跨径悬索桥锚碇基础为研究对象,在对锚碇、沉井基础及地基土的组成结构、施工过程和受力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现场监测、数值反演分析与计算,研究了锚碇与沉井基础在不同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受力及变形规律与安全稳定性,解决了特大沉井基础的施工难题。③通过特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控制研究,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悬索桥施工与控制技术,为我国今后同类桥梁工程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④通过大桥交通工程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结构监测系统等的研究,解决了大桥联网收费、交通安全控制管理问题,提高了大桥的管理水平。该项目成果已被南京长江二桥、厦门海沧大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等多座大跨径桥梁工程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效益,并将为今后的特大跨径桥梁建设提供成功经验。 获奖单位 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 江苏扬子大桥股份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与同济大学建筑 设计研究院三家联合体 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