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5号线
一、工程概况
深圳地铁5号线西起前海湾,东止黄贝岭,穿越宝安、南山、龙岗、罗湖四区,全长40.001km,其中地下线路35.942km,高架线路3.283km,过渡段0.776km;设车站27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25座。设塘朗车辆段、上水径停车场各一处,西丽主变电所1座;采用“投融资—设计施工总承包—回报”的BT模式,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一次建成单条线路最长的地铁工程。
车站工程:高架站结构采用“站桥合一”的形式,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层屋面结构采用轻型钢网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体系;地下站采用了明挖法、半盖挖法、盖挖法和暗挖法,围护结构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和地下连续墙,采用结构自防水+全外包防水。
区间隧道:盾构隧道采用直径6250mm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盾构管片设计外径6m,采用C5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10,管片迎土面设防水、防腐涂层,接缝设密封垫。矿山法隧道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CD工法、CRD工法、偏洞法、中洞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辅助工法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全断面帷幕注浆加固、地表深孔注浆加固、大管棚等;矿山法隧道二衬采用300mm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初支和二衬之间设全包防水层。
工程于2007年12月开工建设,2011年5月竣工,2011年6月开通试运营,总投资约200.6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 全国首次全线成功实施地铁建设BT模式,在地铁建设中对BT模式下的投融资、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等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极大提升了建设管理效率和效益,带动了国内地铁建设模式的多元化拓展。
2. 地铁建设与周边用地、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效果显著,新提供(节约)城市建设用地超过32hm²,实现了地铁功能、物业开发、环境友好的“三位统一”。
3. 海积淤泥地层深基坑成套施工技术:形成了深基坑在深厚填石、淤泥的海积地层施工中对淤泥锁定、基坑稳定、变形控制等成套技术,为前海自贸区内工程建设提供了借鉴。
4. 首次全面开展了深圳地区特有地层条件下盾构施工技术研究,形成了盾构在海积淤泥(填石)地层、上软下硬、孤石、硬岩等复杂地层中的成套施工技术,并攻克了小净距斜穿高速铁路、长距离盾构空推、下穿建筑物沉降控制等技术难题。
5. 设备管线综合设计技术:首次在深圳地铁采用综合支吊架系统,不设吊顶;车站各种设备管线统筹考虑,进一步节省了车站空间,车站内部景观得到了改善,并为运营以后的设备管线维修更换提供了更好的操作空间。
6. 首次提出了列车动载偏压荷载作用下基坑围护结构荷载和位移模式,提出了针对性的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技术,确保了基坑和运营铁路安全,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 自主创新地铁建设工程系统化管理技术及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其中工程项目管理子系统为国内首次。
8. 首次提出适合深圳地区的岩石分类理论和富水复合地层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沉降规律,研究应用了小净距上下重叠隧道、区间风道洞室群等施工沉降控制技术,保证了工程优质、安全和高效建成。
三、获奖情况
1.“深圳地铁5号线盾构法隧道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15年度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2011年度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
3. 2012年度深圳建筑业协会深圳市优质工程
4. 2011年度深圳建筑业协会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