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综合交通枢纽项目
一、工程概况
无锡市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位于无锡市中心北部,通江大道西侧,兴昌路北侧,是无锡城市北门户、主要的人流和交通流的集散地。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2万m²(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7922m²,地下建筑面积131260m²),由交通综合体、酒店、公交枢纽、出租汽车服务区、商业楼、下沉式花园、地铁1号线及3号线车站等单位工程组成。结构类型为框架、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层数:普遍区域地下2层,地上5/7/22层;地铁1号线为地下3层,地铁3号线为地下2层,最大建筑檐口高度为100.55m。
工程于2009年6月9日开工建设,2013年12月26日竣工,总投资18.08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 集国铁、高铁、地铁、长途巴士、城市公交、出租车及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和商业、酒店、办公业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体现高效、环保、人本理念,交通和建筑跨界融合,是城市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典范工程。
2. 枢纽的空间设计布局兼顾了城市用地的集约化与经济性,构建了合理的交通流线,实现了人车分流,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便捷,结合人流主线合理附加商业空间,大大提升了枢纽的品质和商业价值。
3. 为保障枢纽工程和地下空间开发的运营安全,采用了岛式公交站台、下沉式广场等设计,建筑典雅,具有“无锡历史画卷”的江南气质,整体彰显出深厚的人文底蕴。
4. 创新性地提出了地铁车站逆作、可回收式锚索等施工技术,大幅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对城市交通的干扰,保障了沪宁城际铁路的运营安全,同时实现了交通综合体的工期目标,具有推广价值。
5. 结构设计采用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实现了区域内超大尺度地下室平面不设缝。
6. 通过机动车候车区与车库区伸缩缝的设计,有效避免了机械振动对旅客的干扰。
7. 采用大跨度柱网型钢混凝土梁柱体系的设计,提高了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8. 机电设计采用的“能源中心的集约化模式”,实现了能源、设备的高效使用与管理;商业综合体大屋顶上预留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与装机荷载,体现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获奖情况
1. 2012年度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十三届优秀勘察工程二等奖
2. 2013年度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